日前,北京赫德语文老师韩晓芸凭借“如何策划一场故宫文化展览—故宫项目学习”以及“故宫项目学习—博物馆教育与语文课程的实践活动案例”分别同时获得了2022年博物馆教育研讨活动十佳优秀论文以及十佳优秀案例。韩老师是为数不多的同时获得两个奖项的教师,同时更是唯一一名来自的民办学校的获奖者!
今天,韩老师讲与我们分享她是如何将专业的知识与思维,通过反复的打磨、推敲,变成赫德每日的精彩课堂!
语文是课程,也是育人
每走进一间教室,就希望学生们能沉浸教室的气质,找到安顿自己的节奏。我们的教室是怎样的呢?
人的三大基本心理需求为能力感、关爱感和自主感。能力感是“我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件事”,关爱感是“我觉得做某件事是有别人支持的”,自主感是“我发自内心愿意做件事”,三者分别指向与世界互动、与别人互动和与自己互动。我们面向的是人的教育,思考怎样通过课程让学生与自我、他人和这个世界连结起来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无论是何种风格的教室,我们所处的环境应该让人感到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在具有安全感的环境中,学生的潜能会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一间具有安全感的教室在日常管理与课堂教学上应该都维持着有条不紊的秩序感,而管理与教学常常是并驾齐驱、相辅相成的。
我们的校园日常中,为了配合防疫政策,白天会利用一些时间去做核酸。面对这样的变化,课堂上我会先与大家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平时需要做核酸,对学习有什么影响?”“在兴头上,忽然被打断”、“课堂节奏会乱”、“不能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了”……同学们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说出这样的话,其实证明你们知道应该如何学习。”通过这个问题,我告诉大家,确实会有影响,但我们又不会被影响,因为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应该遵循内心正确的方向。于是很欣慰地看到,到了核酸时间,大家没有把它借机当作休息玩耍的时间,安静地排队回来后,很快投入了学习的状态。“世界多的是变化,少的是一如既往的你。”挪到了线上学习后,我们对于这句话又作了一个讨论,而这又是和我们的学习主题“成长”是相关的,看看这一节课,你如何一如既往地保持成长的状态。有的同学写道:“世界多的是变化,但是,我的学习态度没有变。还是一如既往地与老师互动,大家还是一如以往地争先恐后回答问题……这些场景让我仿佛又回到了HD学习,回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室博雅堂。”“我要一如既往地读书,我能感受到书籍给人带来的乐趣深思。我要一如既往地跟朋友玩,享受并珍惜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光。我要一如既往地走进大自然,观察并爱护它。时代在变,人性永不变。”还有的写道:“任凭风吹雨打,我自波澜不惊。”
八年级的学生,最近在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是学习的地点,被突然转移到了线下。隔着屏幕能感受到大家的沮丧,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依据现在的天时、学习的环境(地利),我们如何对待变故(人和)?请用一段话印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于是听到了这样一些声音:“天时和地利我们不能控制,但是自觉和用心地学习,就是我们最好的人和。只要我们对网课学习有信心,那就能得到在学校上课时几乎一样的效果。”“如此这般环境,因为我们的团结,我们的努力,最后我们会迎来一道胜利的曙光。”“天时是我们所说的运气,地利是学习环境之差。学习环境好只是外部因素,而对问题的解决才是根本的,只有坚实的内在,才能使我们利用好外部的环境。这就是人和的力量。”……来自学生的回答,治愈着我们彼此。
这些日常就是课程的一部分,每一个举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都经过斟酌设计,指引着我们向光明驰骋。
语文学习,向外看生活,向内观自我
在赫德,每天都是努力生长的过程。努力生长的,不应只是学生,还有老师。于我而言,在赫德的这几年,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设计课程。课程意识,是一种系统的、整合的思维,是依托校园、地方等文化资源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创造设计。生活处处是学问,很多课程的灵感都会受到生活实践的启发,将所想所思融入到课程设计中,对生活保持足够的敏感度,这也是想要传递给学生的。
平时喜欢看展、逛博物馆,故宫课程就受到了一次逛博物馆经历的启发。当时正值“丹宸永固”紫禁城六百年大展,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故宫,但是又发现,作为一个参观者,如果不带着思考或者做好功课参观,往往看了个热闹、流于走马观花。教材中恰好有关于故宫博物院的说明文,但是立足点比较单一,于是开始酝酿起课程的框架,怎样既能落实语文学科能力,又不脱离真实的生活语境。带着这样的思考,课程的轮廓渐渐开始清晰——教学生策划一场故宫文化展览活动。从安排行程路线、策划展览内容到设计文创产品等,将故宫展搬到教室,给故宫献上一份生日礼物。
不仅如此,课程前期让学生们画故宫建筑的平面图,也受启发于某次在书店闲逛时偶尔发现的两张老北京的地图。在日后的学习中我们已经铺垫了地图、平面图的相关知识,这样在故宫课程中用文字思维与图像思维互补学习便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教会他们拥抱未知、保持心态的平衡,比教会他们阅读技巧、解题思路要困难得多。在课程最后的阶段,我们每一个人都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一个指令便已心领神会,于是有了下课了依然满怀热情地投入文创设计,不知疲倦;回家作业完成后依然兴致勃勃超额完成任务,即使到深夜。最后看到大家兴高采烈地写了厚厚一沓宣传单在校园里到处张贴“小广告”时,一点也不奇怪这份热情从哪儿来。
学习从来都是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将目光投向广袤的天地,用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来丰富我们的感知、启迪我们的智慧。
学会学习比学习更重要
开学初期,会和大家讨论“学习金字塔”,大家吃惊地发现,乖乖听讲其实带来的学习效益是最低的,只有5%,而“教授给他人”的学习效益最高,可以达到90%。当然也不是说诸如听讲之类的被动学习方式不重要,不同的情境下我们会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的课堂十分重视“学会学习”这件事。也就是脱离了老师,依然知道该怎么去学,这对学生来讲是终生受益的。
阅读始终是语文学习重要的一部分。根据一个人的阅读发展阶段,在10岁以前也就是小学中段以前,是学习阅读的阶段,而之后的阶段,是“在阅读中学习”的阶段。常常有同学包括我们自己,看完一本书跟没看一样,那是因为只把阅读停留在“获取信息”的阶段,阅读不仅关乎提取信息,阅读还关乎形成意义、创造知识。当我们读到苏轼两次在杭州为官,给杭州百姓留下了极佳的口碑,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以苏轼为主题的文化旅游节的方案,这其中,需要调动熟知历史背景和苏轼在杭州时创作的古诗词、了解市场需求、策划等多方面的能力,而形成方案,就是一个创作知识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单篇课文的精读、细读。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一般是按照朗读、翻译、理解的教学环节进行,对于古诗的学习,也是按部就班老师一首一首讲下去,这样固然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仍然是线性的、侧重于老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止步于文言诗文的“用”。对于文言诗文这类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片面地将它们拘泥于过去,传统应仍活在当下,活在我们的生命与灵魂之中。比如,郦道元写的《三峡》,学生的最终任务是要以导游的身份写一篇基于原文的、三峡的导游词,每个小组带领大家依照文章的小节顺序游览一段。既有对文言文意思的理解、又要有导游的引导性语言、发挥导游个人风格特色,还有合作性学习的体现,是真正的古为今用,学生的综合能力被培养起来了,以后去三峡,一定忘不了郦道元的《三峡》,忘不了自己能用这篇文言文来解说三峡的美景。
回望走过的路,无非是琐碎的平凡,但又是饱满悠扬的。谈话、备课、批作业、一个问题、一堂课、一个班、一个学期、一年又一年……
陪学生走过的是生命长河中的一站,但影响的是他们的一生。愿每一个同学,都能在课堂找到心灵的安顿,用课程点亮我们的生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