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通道
HD Beijing School
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

赫德期末剧 | 让戏剧教育成为“教室生活”

收藏本页
2019 - 01 - 16


当《蒂科与金翅膀》的排演接近尾声,一年级的老师问孩子们:“等我们演出完成,蒂科和他的故事就结束了吗?”


“没有!”全班孩子齐声回答。

“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想想蒂科是怎么克服困难的。”

“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就想想蒂科的坚持。”

“当我生气的时候,想想蒂科,我就能冷静。”

“我们都是长了金翅膀的蒂科!”孩子们一起大喊。


null


当我们谈论戏剧教育,重心一定是放在“教育”上的。戏剧如何影响人的成长?如何塑造团队精神和坚持不懈的信念?……虽然我们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描述戏剧教育的理念,然而真正有意义的,是戏剧教育真实呈现在教室里的样子。

 

北京赫德第一学期的期末大剧将于本周五精彩呈现,现在就一起去排练场和教室探探班,看看通过这场大剧,教育是怎样“润物细入声”地植入孩子的内心? 


1

孩子不是演员,而是故事本身

 


常校长说:“我最期待的就是孩子在演出时能忘了舞台和自己,无论演出的呈现方式是朴素还是华美,都不应该影响到剧演的本质,就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全身心地浸泡进故事,从故事中再生出和自我相关的部分。孩子,就是故事本身。”



在一到四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排演期末大剧的时候,预备班的弟弟妹妹也有自己的“剧演”要准备。他们会为爸爸妈妈呈现一出“叙事演出”,老师用一条线索将孩子们整个学期的所学串联起来,让孩子们在舞台上呈现自己的成长。这样的教学安排,是为孩子们在下一学年进入一年级后开始排演期末剧打牢基础。


null


预备班老师发给家长的信中,是这样写的:“最后的演出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孩子们真正地理解故事和诗歌,并愿意在舞台上分享给更多的人。期末叙事排练的目的也不是最后呈现一个多么好的舞台效果,而是排练过程中,在每天的真实生活中,孩子用行动将故事和诗歌的内涵阐释出来,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


null


为了帮孩子在每天的排练中将故事、诗歌与真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老师们准备了四种“英雄卡片”,分别是小蜘蛛,画鸡,小蚂蚁和鸡蛋哥哥,均取自期末叙事中的故事和儿歌。孩子们有没有资格获取今天的“英雄卡片”以及应该获得哪一个角色?不是老师说了算,而是由孩子们自己思考和决定。


null


课上,老师请孩子们一个个上前,用“我今天是_____,因为______。"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null


有的说:“我今天是小蜘蛛,因为我排练的时候有点累了,但是我也没有放弃,继续坚持了下来”;有的说:“我今天是了不起的小蚂蚁,因为我团结友爱,没有伤害别人,还对别人笑了”;还有的说:“我今天是画鸡,因为我上课的时候坐得特别直,认真倾听,排练的时候也挺胸了”……预备班的孩子们相信“英雄卡”可以给自己带来满满的能量,都珍惜地藏在身边。


null


“对孩子们来说,期末叙事不仅是一个表演,更是一个成长历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并不是演员,他们就在叙述自己的成长,他们就是故事和诗歌本身。“老师说。 


2

把一出戏剧变成“教室里的生活”

 


常校长说:“一出好的戏剧可以点亮一间教室。因为一出戏不止是一出戏,不止是背剧本、彩排,一出戏剧应该变成‘教室里一点一滴的生活‘。”

 

一年级A班和B班本次呈现的剧目是《蒂科与金翅膀》,不记得从哪天开始,老师上课的时候,肩膀上多了一付毛茸茸的翅膀。

null


从剧演课开始到真正上台表演,大概会有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高年级的孩子们从共读原作开始,低年级的孩子们从共读剧本开始,一步步深入理解表演内容、竞选角色、分析自己的生命故事和演出的故事……最后才是排练的环节。


null


蒂科是一只生来没有翅膀的小鸟,后来,它得到了一双梦寐以求的翅膀,却因为是金色的而被同伴排挤,蒂科没有气馁,反而用金羽毛慷慨地帮助他人,终于蜕变出了属于自己的翅膀……

 

在教室里,老师带着孩子们讨论,翅膀可以意味着什么?孩子们的回答丰富极了:“梦想、勇气、爱心、坚持、耐心……”

null


于是老师便制作出了种种翅膀贴,每天孩子们都会讨论:今天自己凭借什么样的表现,收获了“坚持”的翅膀,或是“爱心”的翅膀……一个月来,孩子们生活中的各种点滴努力,都让他们收获了不同的翅膀。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还会给他人送上翅膀--“我想给我哥哥送一双爱心的翅膀,因为他总是在没人陪我玩儿的时候陪我。”;“我想给我姐姐送一双勇气的翅膀,因为她鼓起勇气参加了期末考试而且还得了100分。”;“我想送给我奶奶一双翅膀,因为奶奶每天都帮我做很多事情。”……

null


前文中老师肩上的翅膀,就是学生们想要送给她的翅膀。老师和孩子们商定,每天上课背着这对翅膀,就是提醒大家,这节课是不可以浪费时间的,我们要努力做到最好。“即使剧演结束了,蒂科的翅膀也还依然会是我们教室里的一项心照不宣的约定。”老师说。


null


《田鼠阿佛》是一年级C班和D班演出的剧目,老师们不仅将戏剧带进了教室的生活中,更是把这一个学期的教室生活,揉进了戏剧里。


选择《田鼠阿佛》这个故事,其中一个原因是主角阿佛内心始终坚定地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做什么,这是老师将会引导孩子们去理解的一个意义。基于此,老师还将这一学期孩子们学习到的内容都加入了改编的剧本中。

null


比如在阿佛看世界这一幕戏中,阿佛去到的是一座的美丽的小岛。小岛就是孩子们曾经做过的主题学习,在课堂上,他们曾经合作画了关于小岛的绘本,讨论了四季小岛,加上音乐和动作一起朗读,甚至还配上歌曲,唱起了老师改编的歌词。这个内容是从这学期一开始就在慢慢发生的,贯穿了整个学期,在期末剧中又重新发生了呼应。

 

再比如剧本改编的灵感素材,一年级第一学期是有动物主题课程的,在几个月的课程中,孩子们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动物,制作报告来和大家分享,阅读以动物为主角的长文,他们已经对各种小动物有了专属感,在课程中也已讨论过了大千世界和生命的神奇……

 

于是老师在设置角色和改编剧本时,就会有意取材于这些孩子们在课程中接触过、理解过的内容。这样,期末剧对孩子们来说其实不是一个崭新的剧,而是将过去几个月学习内容的重新组合。

 

就这样,教室生活,反过来被变成了一出戏剧。

null


在老师改编时,会着意强化绘本原作的深意,《田鼠阿佛》中,黄牛伯伯会问:“不一样有什么不好吗?孩子们。”


孩子们在对话中懂得并相信:”你有你的样子,我有我的样子,一个一个都不一样,都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生活,这样才有趣而精彩。“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尝试去认知生命并赞美生活。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拥有这样对生命认知的底色,才有可能让自我最大程度地盛开。

 

3

重要的主角,伟大的配角

 

“竞选角色这个环节其实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特别深的,也是教育机会丰富的环节。”常校长说,“如何平静面对竞选的失利?如何越挫越勇?如何理解所谓主角和配角?这些都是我们要引导孩子去懂得的。”


“小A凑过来,用非常平静的语气告诉我,她没选上自己心仪的角色,和我商量下一个竞演角色选哪个好。当我放下笔抬起头才惊讶地发现,她脸上都是泪。”高年级的老师说。


小A很难过,但她完全没有抱怨,而是一边自己接纳和消化这份难过,一边积极行动起来,找老师商量下一个竞演的角色。这就是成长。


“整个剧本的台词,孩子们全都会背,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在排演到情绪比较饱满的篇章时,我们会停下来,交换演一演,每个人都来体会一下不同角色的心情。”老师说。


“在改编剧本设定角色时,我脑子里大概会有哪些角色是适合哪些孩子的,就按着他们的特色写,果然在竞演中,大概有一半的孩子都主动选择了和我心里的设定相匹配的角色。”一年级的老师说。


而在具体选择角色的操作上,孩子们大概都会有“轮流做主角”的意识,在发生争议时,高年级的孩子们会主动提出解决方法。


“老师,这个角色让我和某某某共同演吧,因为我们都想演。”或者“老师,我可以演另一个角色,这个角色让某某来!”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学会了在团队中分配资源,学会了如何协商和平衡,也学会了同时照顾自己和他人的需求。


当被问及自身认可的角色时,“我们都是阿佛!”,“我们都是匹诺曹!”,“我还可以是马伯伯“,”我是蒂科的朋友”,“我们这个戏说不上主角配角,每个人都重要”……这些是孩子们的回答。


在老师的引导下,主角和配角的定义被模糊化了,孩子们对每个角色都建立起了同理心。无论在舞台上扮演了什么角色,孩子们都知道对每个生命的理解都同样重要—

 

我们都可以透过匹诺曹的世界觉察自己面对诱惑时的摇摆,也都可以透过任何一只对蒂科生气的小鸟,反省自己对朋友的误解和伤害……

 

“就好像,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主角,但在他人的故事中,我们要学习成为配角。”常校长说。

 

4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中的收获



“在选择剧演故事的时候,特别重要的考量就是这个故事必须要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常校长说,“一年级的《蒂科与金翅膀》,《田鼠阿佛》,孩子们从中理解怎样才是最好的自己,如何和朋友相处……二年级的《木偶奇遇记》,探讨如何克服各种诱惑,成为一个真正的孩子。三年级《夏洛的网》开始探讨生命的意义。四年级《绿野仙踪》,刚好配合这个学期全课程的主题‘英雄之旅‘,展开更丰富的理解和探讨。”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参加剧演最大的收获大概就是对自我的突破。“很多孩子通过这个过程明白了一些道理,一个是我以为我做不到的事情,其实通过努力,我可以做到。另一个是,我是一个变化的我,今天我做不到的事情,经过时间和练习,明天、或者后天我就可以做到。”一年级的老师说。


null



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剧演则让他们越来越多地有机会在幕后的环节中发挥主动性。四年级今年的剧演在选角初期遇到了一些问题,学生人数多,又大多数都做过主角,往年的规则一下子不适用了。

 

于是学生便主动开动脑筋,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不仅改变了角色竞选的老规矩,还一起共编剧本,创造出了更多新的角色和戏份。同时,他们还想出了多人共饰一角的方法让每位同学都能站上舞台……


正如一年级老师所感:“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时一刻的突变。大概是在很多看似不起眼的混沌时刻过后,不知什么时候就盛开成了令我们惊喜的样子。”

 

在那之前,我们只管日复一日的翻土与播种就好。

 

5

北京赫德的艺术舞台

 

北京赫德重视戏剧教育和孩子各方面的艺术发展,因为戏剧和艺术教育对于赫德培养“全人”的教育目标,是非常有效的支持。因此学校会为孩子提供很多登上舞台的机会,中秋诗会、冬日庆典、文化周、和期末大剧等等……而所有舞台呈现背后的准备,都会和孩子们的主题学习以及生活紧密结合,真正把艺术化为“教室里的生活”。


去年,北京赫德一年级第二学期排演的《哪吒闹海》参演了CCTV七巧板节目的录制,并在节目中获得了专家的赞誉和认可。该节目计划于3月5日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敬请关注!


在期末大剧即将拉开帷幕之时,北京赫德艺术团队的老师们也是一如既往地在第一线提供最专业的支持。


小安老师说:“我最期望的就是孩子们不要厌烦排练,保证兴趣是第一位的。所以在安排上特别注意保持他们的兴趣,包括不安排密集和长时间的排练。结果昨天孩子们跟我说‘不要结束,还没练够,明天还要练’!我特别欣慰。”

null


杜老师是期末剧的总导演,她对戏剧的热爱,常常感染着每一个人。一天上八节课,依旧乐此不疲。她说:“我期望帮助孩子们在学习各门艺术的过程中,真正体验艺术和洞察艺术,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思想。孩子在老师的引领启发下,慢慢开始自主行动和创作,提升五官的感受能力……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孩子作为‘全人‘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每个学期的剧演,数学组的老师们默默地承担了道具搬运工作。他们要记住每一部剧中的每一个道具,记住放到舞台的哪个位置,细致而严谨。“伟大的配角”,是剧演时独属于他们的词语。

null


作为赫德的姐妹学校,英国赫德伍德豪斯公学的著名戏剧教育大师Quinn老师曾在造访北京赫德时这样形容戏剧教育:


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will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will understand.

 

当时我们曾用荀子的一段智言作为翻译:

 

“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行之,明也。”

 

当一场戏剧化为一点一滴的“教室里的生活”,

这就是最好的行动。 

本周五大戏开幕,敬请期待!


null


网站内容归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