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外部媒体采访
在择校的时候,家长总是特别“贪婪”:
要看孩子英语能不能达到母语水平,数学AMC能不能打,能不能从1年级开始规划名校,毕业生有多少“牛剑藤”,Top30占比多少……
最近,拜访了上海赫贤学校后,却惊讶地发现:
原来“语文”才是普娃和牛娃之间真正的区别!
原来“语文”还有如此新鲜独特的学法!
母语决定了一个人的高阶思维能力,学好语文就能一通百通!我在赫贤看到了这样的孩子:
👉他们2年级就要完成200万字中文阅读的目标,因为深耕母语阅读,许多孩子的英语阅读也跟着水涨船高;
👉不仅能读,而且理解得特别深,他们小学4年级的孩子大段背诵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而且能够理解里面的复杂感情;
△赫贤6年级孩子的年度大戏——《蝇王》
👉在“两条腿走路”时代,赫贤学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走体制外,去年首届毕业生就斩获4枚剑桥Offer,今年已经收到了16枚牛剑面邀;如果要转回体制内,除了同步扎实学完国家课程外,他们小学毕业就有超过1000万字的中英文文本阅读量以及因此收获的宽广的视野、丰沃的底蕴和深度的思考能力,这优势不言而喻!
而托举这些牛娃的幕后功臣,则就是赫贤的“王牌”——全课程教育。
“全课程”采用“跨学科+大主题”教学方式,把语文课和历史、地理、艺术甚至科学、数学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科学习不再互相割裂,让学习内容不再与孩子的生活和生命分离,让孩子做中学、学中做,始终对学习充满兴趣和内驱力。
也是从他们那里我才知道,原来语文学习的“天花板”,竟然是戏剧。那么在赫贤,不同年级的孩子是如何被戏剧深度塑造的呢?
01
一年级&二年级
培养阅读安全感
成为小学生的第一天,你如何上语文课?学拼音,写汉字,背诵简短的课文和儿歌……对于一个普通6岁孩子来说,语文可能就是这些知识的总和。
但在赫贤一年级孩子的眼里,语文或许要好玩很多、丰富很多、有趣很多。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当然要学——而且要学好,但除此之外,全课程给语文施了魔法:让她变得更丰饶、让她变得更灵动,让她变得有趣,因为孩子们会接到一个任务:
👉学期结束,排一部戏!
因此,赫贤的孩子们打开语文课的方式就完全不同了。他们突然发现,书本上抽象枯燥的文字,可以变成舞台上的一出戏,他们和文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亲密了。
「阅读」——也不单单只是静态的个人行为,它成了一个大家能够一起来玩儿的游戏。
所以,哪怕只是一二年级,哪怕字都认不全,赫贤的孩子们已经在老师的帮助下,排出了好多短小精美的期末剧。
他们排过《白鲸小久》,在小故事里感受过「众生皆有情」的大道理。
他们还排过哪吒闹海,传统中国故事里所蕴含的抗争精神,在台词与动作的加持下,让孩子们明白了一个反叛的孩子,并非「坏孩子」。
这些期末剧的呈现,或许在成年人看来并不成熟,但在赫贤教授一二年级的老师们看来:孩子表演的是否完美和精彩、表演的是否有艺术水准并不重要,也不是最终目的,一年级的戏剧实践,是为了让孩子与阅读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当孩子识字量有限的时候,TA对阅读会有天生的隔阂,因为他看不懂。
但是当我们把文字变成戏剧,变成可以用身体和语言表达出来的「更有趣」的内容时,就会消除孩子与阅读之间的隔阂,他们会觉得:
哇!原来上语文课、读一本书是一件这么有趣的事,我们可以让故事从平面里「活」过来,从书本里“走”出来,可以把故事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
对于很多总是抱怨孩子不爱阅读的爸妈而言,赫贤老师的这些观点的确会让人醍醐灌顶。
如果一个孩子因为「识字量」带来的不安全感,而对经典文本高挂免战牌,那么全课程语文则用期末剧的方式,让孩子们看到了文字流动又立体、丰富又有趣的一面,这是孩子们识字不多时,经由戏剧而对阅读形成的可以理解也愿意亲近的维度。
于是,因为舞台上的绽放,孩子们喜欢上了阅读;因为阅读量的丰富,孩子们的舞台表演更加精彩,相辅相成,“更多阅读、更多感受”的良性循环被建立起来了。
如何完成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的转变?这不也是几代中国孩子都会面对的困境吗?而赫贤一年级的孩子们,在全课程语文教育的启蒙中,完成了这一层蜕变。
当获得足够的阅读驱动力之后,他们还会得到一张阅读存折,到了二年级,这张存折里需要存进100万字的「阅读现金」。
而赫贤的孩子们,都能如约完成任务。
02
三年级
与文本对话,让思考深刻起来
在赫贤,二三年级的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能量都与日俱增,一样是「期末剧」的排演,全课程开始为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健全他们的人格与拓宽视野开足马力。
事实上经过期末剧的排演,孩子们的生命视野确实被完全打开了。三年级的学生们在舞台上完成了经典绘本《夏洛的网》。
20多个十岁的小孩,对生命中那些美好的特质有了深刻的体感,因为故事里的每一秒,他们都与主角共同「度过」。
一个孩子在参演完《夏洛的网》之后,回家会跟妈妈表达这样的感悟:人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要做些什么,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在这里,文本穿透了时空的限制,与孩子完成了一次双向奔赴。
一个10岁的三年级学生为什么能有如此深度的思考呢?如果把期末剧作为一个项目拆开,你会发现,组成它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打磨思维的利器。
首先,孩子们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创作剧本,这是一个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过程;
为什么要写剧本?道理很简单,那是一个把书读厚,再读薄的好办法。
如果说归纳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是语文学习1.0版的话,那么把经典文本改写成剧本,则是「未来感」十足的重量型语文学习「武器」。
△二年级孩子给《三只小猪》写的剧本
因为有角色代入,并且需要把文本变成流动的戏剧。剧本把孩子从「被动地接受文本」的位置上完全解放了,写剧本鼓励他们与文本对话,进而去提问,去质疑,比如二年级的孩子在为《三只小猪》写剧本的时候,他们就会问:
· 为什么大灰狼总是坏的呢?
· 如果它也有自己的孩子需要养活,那么他和小猪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就更复杂了?
· 如果这种「加害」是不得已的话,这局面要怎么破?
创作剧本的过程,是把记录在平面上的文本全面立体化的过程,孩子们收获的:
不单单是学会课文,或者看完小说,而是用自己的视角,把文本变成个人的情感经验,再展示出来。孩子们也会重新去思考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
当孩子们的剧本经过讨论、打磨、最终成型后,就到了实打实地排戏阶段了。
如果说「写剧本」是思维与观点的磨砺与碰撞的话,那么,把期末剧这个项目「从无到有」地创造出来,则成了二三年级的孩子们学会解决各种问题的最好机会。
因为这是一个充满竞争、妥协、需要用智慧和爱来发电的过程。
对赫贤的每一个孩子来说,这可能也是最「戏剧化」的阶段,道理很简单,他们会遭遇许多「碰撞」,比如:
· 谁演主角,谁演配角
· 戏里的道具要怎么从无到有地创造出来?
· 有人完全没有上台表演的热情,怎么办?
……
孩子们遇到的这些问题,事实上已经破壁了,他们从语文与阅读的场域走了出来,去直面那些现实生活中一定会经历的困境。但随着一部戏一部戏的出炉,孩子们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让人刮目相看。
都想演主角?没事,我们可以AB角;
没有AB角?也没问题,我们不怕竞争,大家在课堂上辩论自己对心仪角色的理解,谁的诠释更打动人心,就谁上。
也有不爱演的孩子,于是他们自己学会了任务分配:我来负责道具,你来整ppt,在最适合自己的位子上加油干,无怪乎最后呈现出来的期末剧,他们对舞台上的每一寸都很熟悉,因为人物是自己写的,道具是自己做的,旁白是自己配的,ppt也是自己完成的,这样的综合呈现,自然是充满了浓浓的「主场」感。
在赫贤的全课程语文学习氛围里,这些「工种」与孩子彼此成就的案例不胜枚举。
这种跨学科的全课程学习方式,它所带来的效益已经远远超越了语文,超越了戏剧,超越了任何单一的学科,指向孩子的核心素养:创造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审辨性思维能力。
03
四年级&五年级
用经典「凿」出生命之光
赫贤的全课程教育,如果说一二年级是预备,三年级是砺炼,那么到了四五年级,对孩子们的要求则成了:
如何在经典文本中「凿」出生命之光,照我前路,为我所用。
所以他们阅读并排演了《城南旧事》,用小英子的眼光,来检视未来的自己会遇见的成长与离别。
这些孩子们创作的人物关系图与性格分析,锻炼的不单单是笔头,更是他们与人物建立共情的路径。
为了排好期末剧《丝绸之路》,他们先看纪录片、再读绘本《炎黄子孙》。
他们长时间地「泡」在图书馆,领略了汉武帝的抱负、感受到了张骞的牺牲,佩服于霍去病的忠良……因为期末剧,每一个历史人物都不再是书本上的符号,而是每一天都与他们「发生对话」的挚友。
最终在孩子们选择角色的时候,他们早已把这些人物的精神力量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依托,他们所演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在这些历史人物上收获的性格张力,也成了孩子们应对人生困惑的一笔财富。
而在准备期末剧《小王子》时,孩子们则打破学科壁垒,用绘画和设计的方式,来重写自己心目中的小王子。
他们为《小王子》办展览,用视觉语言来阐释童真流逝的主题:
他们也用画笔,喊出了成长之痛。
从「读懂《小王子》」,到「用经典文本为自己说话」,赫贤高年级的孩子早已习惯使用多维的表达方式,让经典「为我所用」。由全课程熏陶而出的深度思考能力破土而出。
由此,在赫贤,戏剧不但已经成为孩子另一种学习语文的方式,而且更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成长的方式、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04
全课程教育的3种武器
面对全课程教育,很多家长可能会疑惑——用戏剧学语文固然很好,但孩子学好语文,只靠「演戏」就够了吗?
当然不是!
赫贤的全课程教育之所以能让孩子爱上语文、钟情阅读,是基于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系统化的全课程架构,是富有创意的全课程项目学习设计,是对语文外延更加宽广的拓展和丰富。
除此之外,赫贤全课程还有三种「武器」的加持。
👉 武器一:苏格拉底讨论圈 读到啥 咱们来辩辩
「永远都不要阻止孩子分享自己的观点」,采访里一位语文老师的忠告让我记忆犹新,语文确实是最不应该被所谓的正确答案束缚住的学科。
在赫贤,创造戏剧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观点碰撞的过程,孩子们会使用一种名为「苏格拉底讨论圈」的工具,来分享彼此的观点。
“苏格拉底讨论圈”,顾名思义,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弟子们讨论的方式,这种方法目前多用于国外进行博雅教育的高中、大学里,现在,这也是上海赫贤小学部创造性引入的思维工具之一。
在这里,讨论中的孩子们被分成了内圈和外圈,他们需要严格遵循自己所在位置的规则,以此形成有效的讨论。
👉 武器二:具身学习 鸡学术?也需要充分「共情」
面对艰深的文本,或书本上极为抽象的描写,孩子们要如何理解?在赫贤,具身学习成了孩子们拆解文本中复杂意向的「大杀器」。
“具身学习“是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新锐研究成果,无法想象,如此前瞻的认知科学成果,居然成为赫贤全课程语文在课堂上广泛使用的工具。
举个例子,要让小学生学懂“Catch and Throw”这个短语,可以用身体把它抄10遍,也可以把它“演”出来,比如扮演一个小丑给观众做扔球杂技。
后者不仅记得快,更可能学习了许多新的词汇。4年级小学生能“演懂”李尔王,这只有具身学习才能做得到。
△赫贤的孩子在戏剧课上实践「具身教育」
👉 武器三:融合学科 让知识「破壁」
最后,赫贤全课程学习一定是靠多学科联动助力的。
老师给孩子们讲「女性的力量」,可以是游泳课上的一次性别实验,也可以是历史课上一个「寻找鲜为人知的女科学家」的任务。
比如有个班级选了一位研究火山的女科学家Katia Krafft,关于她的中文资料可以说几乎没有,就由英语老师和语文老师一起,分别从语言和人物传记的角度,带领孩子探究女科学家的生平历史;数学老师从数学角度在课上讲解女科学家的成就;科学课上,外教老师则干脆在实验室里搭了一座爆发的“火山”,把孩子们都开心坏了。
看完了赫贤全课程教育的「道」与「术」,家长们或许还是要问:由全课程教育熏陶而出的牛娃到底长啥样?下面这个案例倒是很能回答这个问题:
曾经的小透明女孩Cindy,在申请美国蔓荷莲女子学院时,面对面试官「怎样评价中国当代女性?」如此刁钻的问题时,因为自己在赫贤的期末剧《雷雨》中饰演过繁漪的角色,于是她熟练地用英语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曾经参演过一部中国传统戏剧《雷雨》,我演的是女主角,她永远都被困在某某某的母亲和某某某的妻子这样的角色里,她身上的悲剧力量来源于:她只是想成为自己。在中国,我特别想问那些XXX的妈妈或XXX的妻子,你们自己到底是谁?
当对方接收到这些信息的时候,很难不对眼前的女孩刮目相看,这就是全课程塑造而出的思维魅力,这才是真正能够打动名校面试官们的牛娃。
△正在排演话剧《雷雨》的Cindy
这就是全课程给予孩子们最重要的财富——在本民族文化的优渥土壤里,汲取丰厚的养料,然后学会提问、思考、表达,并最终找到自己异常鲜明的「个人标签」。在名校越来越强调不同族裔文化自信的今天,这或许才是一个「中国式牛娃」该有的样子。
推荐阅读:
赫贤明师 | 中学语文教师胡哲:打破母语学习的“天花板”,做一个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