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工具性上,我们希望中文教育能够塑造孩子的深度思维与表达能力,影响所有学科的学习;而在人文性上,学好语文能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让他们拥有审美的眼光,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将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
——上海赫德双语学校中学部中文主班老师 胡哲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brings together understandings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that have profound influences on other areas of the curriculum. It is expected that Chinese will help shape the thinking and expression abilities of students and thus influence the studies of all subjects. As for literature, the children who learn their mother tongue very well will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mselves and the world. They will have a more developed aesthetic taste and know how to be a lifelong learner as well as an upright person. They will make their life happier while immersing themselves in learning.
—— Chinese Homeroom Teacher of HD Shanghai Secondary School, Alitty Hu
胡哲
Alitty Hu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中考命题库成员
胡老师拥有10年以上中学语文教育及教育管理、文字编辑、活动组织经验。她热爱教育,尊重学生,并尽力做好每一件事,让语文教育走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境,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眼里看到“人”的语文老师
一头清爽的秀发,一身利落的西装,课堂开始之前在教室后方架起一个用于记录的平板,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讲授到鲁迅的《朝花夕拾》,这是上海赫德双语学校中学部胡哲老师一堂再普通不过的语文课,也是她与每个孩子携手体悟中文之美的日常。
在课堂上,她点评着班级孩子的诗歌赏析作业,一步步引导着大家结合作者生平与历史文化语境,掌握分析古诗词的思路;转而,她又满目笑意地看着孩子们根据《范爱农》的文本演出一幕戏剧,让他们通过自导自演的亲身经历,体悟行文线索的变化与人物描摹的关键,最终回归现实生活,用习得的种种技巧,写一封给爸爸或妈妈的信。
下课铃响起,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与积极参与的孩子们涌向了胡老师,仿佛有问不完的问题。几个等候在旁的孩子告诉赫德君,大家都很喜欢胡老师,因为她笑起来很好看,因为她的课很有趣,更因为在胡老师的引导与帮助下,他们才知道原来语文是这样一门美丽的学科,让人口齿生香,念念不忘。
谈及将中文教育作为职业道路的起因,胡哲老师表示,其实自己出生于一个理工科背景的家庭,从小到大,自己不仅喜欢文科,也喜欢理科,并没有显现出任何偏科倾向。“我喜欢学习,也喜欢所有的学科。” 胡老师说,“但语文,是五千年文化流传下来的精髓,是一门特别博大精深的学科,它让我觉得,必须要有前辈的点拨与系统的钻研,绝不是靠个人坐那里读读书就行的。”
在加入上海赫德双语学校以前,胡老师曾是吉林省语文名师,更是当地中考语文科目的命题人,但也正是多年从事命题工作的经验,让胡老师意识到了一个事实——
仅仅依靠考试这样单一的评估手段,并不能全面而深入地挖掘出孩子内心深处的东西。
怀抱着对语文教育的探索精神,带着一份创新的信念,胡老师在赫德中学“安了家”。这里有一点很不一样,评估学生的手段十分多元化,有笔试、有口试、有小组项目的综合实践,在胡老师看来,以上种种都是有助于发现一个孩子的内在、帮助其成长与进步的手段,而真正的教育,不应仅仅指向单纯的学科知识,而应指向学生本身,指向一个大写的“人”。
“以往,我们都太习惯于用学科来定义学生,这个孩子优秀,是因为语文学得好;而那个孩子是差生,是因为数学不好。” 胡老师说,“但我们应该做到的是打破学科壁垒,让教育回归孩子本身,在这一方面,赫德中学做到了,这也是我深受吸引的地方。”
在上海赫德双语学校,我们希望培养的是拥有超学科或跨学科能力的“全球化的中国人”,孩子们应植根中华文化,以母语教育为根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长为自觉、主动、积极的终身学习者。而在帮助孩子们实现从“student(学生)”向“learner(学习者)”转化的过程中,母语学习起到的,是一种不断抬高或打破“天花板”的作用。
“我曾经也听说过这样的疑问——要出国的孩子们,花那么多时间学中文到底是为何?” 胡老师微微一笑,她所指的现象,在央视2014年的系列纪录片《高考》中也有所体现,片中,北京某国际高中的语文老师,吐露了中文教育没那么受重视、学生情愿花更多时间去提升背景或刷标化成绩的无奈。
“母语素养,其实是一个人的‘天花板’。”
胡老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无论学习外语或其他学科,母语素养的“天花板”将会决定一个孩子所能到达的高度。这是一种与孩子相伴终生的深度思维能力,而上海赫德课程中的语文学科要做的,就是在这段最为重要的青葱岁月里,努力抬高或打破学生在语言学习与思维能力上的“天花板”,让孩子们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迈向未来的学业、未来的人生。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师的角色不仅重要,而且任重而道远。
打破“天花板”的语文学习
那么,赫德究竟是从哪些方面帮助孩子们打破“天花板”的呢?
在胡哲老师的叙述中,一个有关中学语文学习的图景变得逐渐清晰——
其一,融合”全课程“理念的课程设置,用每学期3-4个的大主题单元来统领课程学习。除了部编版教材的篇目,还增加了额外的整本书阅读,辅以创意写作、中外经典影片欣赏、世界文学、演讲与口才、作家人物专题研究等课程。
其二,颇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研习课程,包括“寻琴记”古琴课程、“何以为衣”土布课程以及敦煌文化课程,这一系列课程仍在持续开发的过程中。
其三,丰富多样的跨学科融合项目,包括“芳华”与“守护记忆”此类成熟的项目制学习,中文与人文、戏剧、英文也在持续融合的探索中。
其四,充分锻炼能力的中文特色活动,包括演讲、辩论、书法、写作、诵读等竞赛,以及新年诗会、戏剧表演、自编刊物、微论坛、文学社等形式。
在胡老师的介绍中,“项目制学习”与“跨学科融合”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事实上,这也是上海赫德双语学校中学部的优势与亮点之一,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本就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共同为孩子们全情投入学习、完整地理解世界而服务。
先后开展了两期的“寻琴记”古琴课程,可谓让胡老师记忆犹新。孩子们不仅会在课堂中学习民俗文化、先秦文化、古琴文化三个版块的内容,还会自己动手制作古琴、给古琴命名、写琴诗,讲述古琴背后的故事;随后在游学中了解丝弦和斫琴工艺,去竹林七贤旧址举行雅集,体会古琴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它的现实文化意义;最终,还会分组创作剧本,用舞台表演呈现他们对于琴、古代琴人及中国文化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视野由书本开启,再被不断拉向窗外,以一种多学科交融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项目制学习思路,去与真实的生活、与历史文化产生联结。
胡老师犹记得,在古琴课程中有几个触动到自己的场景,让她发现孩子们的潜力无限。
在古琴的舞台剧展演之前,一个孩子提出,希望使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能够发声的纯木制古琴,而不是一个由硬纸板做的模型。他们找来了附近高校交互媒体专业的大学生做指导,通过在木头模型里嵌入单片机,最终制作了一台真正能发声的古琴。
整个过程,现在回想起来似乎很容易,可在当时的环境下,孩子们面临的却是之前几乎从未接触过的难题。但让胡老师欣慰的是,没有一个孩子想到中途放弃,他们的眼神是坚定的,个个都表示,既然开始做这件事,就要全力以赴、做到极致。而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孩子们所遭遇的种种瓶颈,他们都能主动请来相关学科的师长或回溯到相关的书本知识去解决,这种与真实生活紧密相连、又用以解决真实问题的沉浸方式,在胡老师看来,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而在游学之时,她带着孩子们来到了黄河与洛水交汇之处,也是传说中伏羲画八卦图的地方,此前,大家在地理课上已经学过了黄河的相关知识,也学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人惊讶的是,黄河沿岸竟然四处散落着不少垃圾,当时,所有人几乎都是自发地行动起来,一边行走一边捡拾垃圾,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还母亲河以一片洁净。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孩子要学既定的书本篇目,要做整本书阅读,还要做那么多项目制学习,可是时间是有限的,该如何兼顾?” 胡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随后,她认真地解释道,其中的秘密就在于相信孩子,赋能孩子,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与体验的“具身学习”,去发挥高效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让胡老师深刻地感受到,如果知识的传授永远只是停留在“你讲我听”的层面,那么老师讲十遍,学生脑海中也永远只是一个片面的印象;但如果调动起孩子们的五感,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行动,那么即使只学了一遍,这段学习历程也会永远铭刻在他们心底。
在打破“天花板”的过程中,孩子们才是主角,而成人只是观察者、引导者、协助者,给他们一个自我触发的机遇,让他们在自己创造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学好语文,做一个幸福的人
在上海赫德双语学校中学部做语文老师,是一件“辛苦但心不苦”的事,每每谈起孩子,胡老师的笑容变得柔和了许多,与每个真心热爱教育的从业者一样,她珍惜与每个孩子共度的每一分、每一秒,也无数次惊喜地发现,在陪伴孩子们成长之余,他们也同样能带给自己许多难能可贵的反思。
胡老师表示,作为教育者,“居高临下”地去定义孩子是一种办法,而坐下来平等地倾听与交流也是一种,就看你如何选择。
而真正的教育,最终希望培养的,都是一个善良的、幸福的、大写的人。他们明白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也懂得如何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母语教育本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工具性的层面上,语文学习会影响孩子的深度思维与表达能力,影响所有学科的学习;而在人文性上,学好语文能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让他们拥有审美的眼光,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将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同时,胡老师也明白,大多数从赫德走出去的孩子,将来都会奔赴海外求学、工作、生活,但她希望,在赫德中学语文学习中打下的基础,会成为他们的“根”。它不仅指向一种强烈的民族身份认同,一种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个人自信与文化自信,更在于一种“走得出去也回得来”的东方智慧。也唯有如此,他们才不会在挑战与变动中迷失自我,才会明白自己从何而来、去向何处。
“终有一天,孩子们会长大,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带着他们自己,带着他们对民族文化与历史的热爱与珍视,带着他们对整个世界的理解;当他们想要回来的时候,我们也选择敞开怀抱,迎接他们的归来。”
胡老师用三言两语描绘出她深藏于心的教育愿景,目光仿佛投向很远的未来,与孩子们携手并进的语文学习之旅仍在继续,长路漫漫,却如此温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