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幅画作,叫做《绽放》,是上海赫德双语学校六年级学生William为一家儿童慈善基金会所作。这幅作品的电子版也被做成手机壁纸,每当被下载一次就会获得一元钱,这些收益全部被捐赠给基金会,用来支持经济困难的病童治病。用William的话来说,“我希望帮助这些孩子治好病,让他们也能绽放出如花般美丽的笑容。”
The painting above has a beautiful name – “Blossom”. It is a piece of art created by William, a G6 student from HD Shanghai Bilingual School, for a charity foundation aimed at helping sick children. The electronic version has been made into mobile wallpaper. Every time it is downloaded, one yuan will be donated to charity. It is hoped that sick children who are suffering economic hardship will be cured and overcome their difficulties, just as William said, “Let them bloom like flowers.”
照片里小学时期的William,皮肤白皙,略微有些婴儿肥,妈妈Jessica时常用“小白团子”这样的说法来形容这个时候的他。或许Jessica并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捧在手心里的“小白团子”也会长成一个绘画才艺超群的少年,而且,他的心里装下了他人、装下了世界,不仅努力收获着自身的进步,也在用那份诚挚的关爱与热情,温暖他人的生命。
而William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上海赫德双语学校的作伴。一如William热切地希望病童们的生命可以绽放,在上海赫德双语学校的这些时光里,他同样绽放成了更好的自己。
与赫德相遇的创校生
William是上海赫德双语学校的创校生,自2016年建校伊始,他就转学过来读三年级,到如今成为赫德中学的一名初中生。谈及当初选择赫德理由,Jessica提到,自己一直在探寻一种不同于填鸭灌输的教育模式,能够让孩子在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从心底里热爱学习,甚至迸发出一种强烈的渴望——“我要学!”
如今在上海赫德中学部就读六年级的William
上海赫德双语学校,就这样与处于十字路口的Jessica母子相遇。这是一所创新融合的双语学校,以“智”、“仁”、“勇”为校训,以“教育塑造人格”为目标,最重要的是,它以一种开放而包容的姿态,帮助每个孩子找到前进的动力,以自驱代替外部压力。
钟情于画画的William,从入学第一天就爱上了这里,回家后,他会兴奋地告诉妈妈:
“妈妈,把我送进赫德是你最正确的决定!”
上海赫德课程强调的是“大主题+跨学科+项目式”的学习理念,尤其在中文全课程的课堂上,学科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学习不是枯燥的书本知识,而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经历的真实生活。他们还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对习得的知识进行输出,写作、绘画、戏剧……多种多样的方式被巧妙融合其中。
上海赫德期末剧展演中的William
这大概也是William最高兴的事,自小就热爱艺术的他,惊喜地发现许多学科与知识都可以通过艺术的方式来“概括、描述、放大或缩小”。艺术是他热爱去探索的领域,也成了他认识世界和表达自我的窗口。
渴望学习,乐意学习,享受学习,Jessica看到改变正在孩子身上悄然发生。William不再是那个被作业压弯了腰的小孩,而在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探索着未来。
永不褪色的诺言
教育塑造人格
自入学上海赫德双语学校以来,William在学业上一个最明显的改变,就是从原来有些抵触写作变成了爱上写作。Jessica犹记得,老师会带孩子们去植物园亲近大自然,也会带他们参观沪上最美书店——钟书阁,就连如何建立校内的规章制度、对老师与同学提出的建议,也会让孩子们自己动笔“建言献策”。
在家里写作业的时候,Jessica时常会听见儿子笑出声,因为孩子所写的就是自己的真实经历与生活感触,言为心声,他不需要别人来告诉他怎么写,写作与绘画一样,成了记录与表达的方式。
更让Jessica感动的,是孩子在品格上的完善。在上海赫德双语学校,任何一门课程有了成果,所有孩子的作品都会被展示出来,而非在成年人的干预下,“设立榜样”或对差生进行“警醒”,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身的闪光点。
校内展出的上海赫德六七年级学生英文诗歌作品墙
在这样的氛围中,William更加学会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而非为了成绩与排名,过分沉溺于“竞争”。
在上海赫德双语学校,William结识了一批各有所长的小伙伴,或是数学上极有天赋,或是足球踢得让人惊叹。每每回到家中,孩子都会提起那些身边令人敬佩的同学,William拥有了一双发现他人之美的眼睛,也以他人为师,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
在赫德课后课(ECA)时间,William除了选修了自己一贯喜爱的艺术类课程,还参加了足球校队。在Jessica看来,ECA是上海赫德双语学校帮助孩子们提升各项知识技能、培养精神品质的另一重要途径。
一天放学归来,Jessica意外发现儿子后脖颈上有一小处外伤,原来是William在课间与同学玩闹时不慎受伤,就在老师想把他送进医务室时,William却拒绝了老师的提议。因为,他马上就要上场参加一场足球比赛,不能临阵缺席。
"妈妈,这点小伤真的不算什么。" 参加完比赛的孩子满眼都透着光,接着滔滔不绝地给Jessica介绍了赛事的场面。不怕吃苦、不娇气,以团队和集体荣誉为先,Jessica看到的,是一个拥有坚毅品格的孩子,在后来一次高尔夫夏令营中,顶着户外炎热的高温,William也全程坚持着训练,没有一句怨言。
“学业进步,人格完善,是上海赫德双语学校给William带来最大的改变。” Jessica的语气中充满了欣慰,她想起了当初选择上海赫德双语学校时那份珍贵的承诺——“教育塑造人格”,时光匆匆流逝,诺言却因践行而永不褪色。
家校携手的用心
终将让孩子绽放
随着William升入六年级,Jessica能明显感受到作业量的增加与学业压力的提升,但始终不变的,是上海赫德师资中萦绕的那份用心。每天学科作业的情况与要求,孩子的蜕变或缺憾,Jessica时不时能收到来自老师的邮件,这让她觉得老师是认真的、是用心的,并倾尽全力关注着每个孩子的进步。
为了回应赫德老师的这份用心,也为了将自己所理解的赫德理念传递给更多家长,Jessica加入了上海赫德双语学校家委会。她坚信,老师与家长的每一份用心,孩子都能感受得到,而孩子找到成长自驱力的秘密,就藏在家校携手共育的合力里。
从Jessica的家庭教育理念中,我们多多少少能看到与赫德教育理念的相通之处:
• 不要太在意一两次的成绩或短期结果,享受过程,尽力就好;
• 鼓励孩子高效学习,不靠外部施压,而靠内驱;
• 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在家庭内营造平等沟通、畅所欲言的氛围,和孩子做好朋友;
• 为孩子提供充满美与爱的环境,家中种植花花草草,生活环境被打扫得纤尘不染,和孩子共同亲近大自然,让孩子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在这样的家庭与学校教育环境之中,William无疑是优秀的,仅在绘画方面获得的奖项,就能够洋洋洒洒罗列出一长串。但Jessica坦言,拿多少奖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她更珍视的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一切。
就好比今年参加的“致达芬奇五百周年”青少年国际绘画大赛,William就主动提出,不使用自己擅长的油画方式进行作画,而采用可能不那么熟练的彩铅素描,William说,他就是想要挑战自己,若只是用自己的强项参赛,拿奖或许是很容易,反而是探索未知、自我挑战的旅程,让比赛有了全新的意义。
为儿童慈善基金会而创作那幅《绽放》的初心也是一样,William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心底那份纯粹的美与爱分享出去,在照亮他人的同时,收获自身的成长。这份成长,也不在于外界给予多少认可与荣誉,而在于内心的充盈与沉静。
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曾经说过:“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前方的路还有很长,但在学校与家庭的温柔注视下,这个六年级男孩正绽放得热烈而精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