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习,一直是双语教育里的一大痛点。
为什么呢?家长和老师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总结起来无非是:
中文太难,英文简单;
中文没有分级读物而英文的读本简直太丰富了;
中文枯燥,英文活泼,孩子学起来更有兴趣;
……
在人人都追捧中英文双母语教育的今天,家长们逐渐发现,孩子不爱说中文了?于是开始惶恐:为了双语掏出的双倍学费值吗?连母语都丢了怎么行?
其实,中文教育的难点,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们一直在探索,赫贤总督学李振村就是其中之一。
在赫贤学校,李振村先生引入的“全课程”体系,采用了“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把中文课和其他学科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创新课程,而且,他希望小学阶段阅读量能够达到800万字!
在中英文教育体系中,如何学好中文?让我们来听听李振村先生的解答吧。
1.“村长”是怎么来的?
------教育不是工厂,而是一个自然的村落
问 | 为什么人人都叫你村长?
因为我的名字里有一个“村”字,业内同行开玩笑地叫我“村长”。
学校教育生态第一要务,首先要改变师生关系。
老师和学生应该在同一个人格地平线上生活和学习。老师只是一个陪伴者、启迪者、发现者、引导者,他并不是孩子灵魂的雕塑手。老师只要提供阳光、雨露、土壤就行了,成长永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无法替代。
要改变师生关系,首先就要改变老师与校长的关系。
当校长高高在上的时候,我们传递给老师的就是等级观念;
当我们能够真正尊重老师、与老师平等相处,老师也自然会把这种平等和民主的精神传递给孩子。
我跟老师们半开玩笑地讲,不要叫我校长,谁叫我校长就做20个俯卧撑。结果大家就都喊我“村长”,挺亲切,挺好玩,村长这个外号就这样叫开了。
其实,称呼只是一个外在的形式,简单改变称呼并不能真正改变人际关系,核心还是管理理念的转变:管理本质上就是服务,为老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服务。
只有校长全心全意为老师的发展和工作服务了,老师才可能全身心去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学校的生态说穿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关系。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最好的状态不应该是一个机械化、冷冰冰的工厂。
而一个自然的村落,炊烟袅袅,鸡鸣狗吠,牛羊徜徉其间,邻里之声相闻,更自然,更接地气,工业化的东西更少,更抵近教育的原生态和教育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校长叫做村长,比叫做厂长、经理好。
2.“全课程”是怎么一回事?
------中文和其他学科的完全融合
问 | 为什么要做“全课程”?这个课程的意义在哪儿?
全课程首先是希望改变小学教育的生态。
因为只有课程变了,教育生态才能变,孩子才能变。我们的孩子学得苦、学得累、学得死,教育生态恶化。还有一个很奇葩的现象:往往老师越努力,孩子对学习的厌倦越大。老师辛辛苦苦12年,结果是多少孩子高考一结束就把书撕了。如此厌倦学习的孩子考上北大、清华又有什么意义?他已经把对学习的热情在12年内打磨殆尽。这样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
让孩子学得快乐,学得广阔,学得饱满,学得开放,学得扎实,就是全课程设计的原初目标。
有人说这些目标中有些是矛盾的,似乎你兼顾了扎实就没办法兼顾快乐,有人说学习就是苦的,我认为这绝对是胡说八道。
学习是辛苦的,但绝对不是痛苦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发明、一个创造,是基于痛苦、厌恶的情感基础上做出来的,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迎接挑战带来的兴奋体验,支撑着我们不断前行。发明创造,肯定辛苦,但同时也肯定能够带给当事人巨大的快乐体验。
所以我们也希望改变孩子对学习的体验和认知,希望经过12年的基础教育,让他对学习,对中小学生活留下一个美好的体验,改变学习的舒适度,所以我们又叫22度学习体验。
22度是人的体感舒适温度。但现在我们的学习体验基本是两极,要么零下,要么高温,所以孩子是痛苦的。
问 | “全课程”的想法是如何萌芽的?有没有借鉴其他课程的框架?
全课程不是一夜之间诞生的。
它是我国十几年课改成果的一个集大成,散碎的小学课改成果被我们系统整合以后形成了一个新的东西。同时我们也借鉴了国外先进的小学课程体系,比如IB体系里的PYP,英国IPC课程结构等,它是一个融合的结果。
用西方经过大量科学实证的成熟课程框架作为工具,来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这是未来中国教育的一个方向。
问 | 据我们的了解,很多家长都认同“全课程”的基本理念,但同时也会疑虑,如何保证升学成绩?
“全课程“从一开始设计就在思考:
① 这个课程必须让孩子学得快乐,如果儿童在这个课程体系里感受不到快乐和幸福,那我们的设计一定是失败的。
② 快乐是前提,学得饱满、扎实是保障。必须满足家长对学科成绩的需求,在中国,无论什么样的课改如果没有成绩,都难以让家长信服。没有家长的支持,课改必败无疑。
③ 为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包括价值观的基础。
我们不能培养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也不能培养崇洋媚外的孩子,我们需要培养一个有自己判断力、思考力的世界公民。
他有中国灵魂,同时具备国际视野。另外,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合作的世界,所以说同理心、共情能力,也是我们希望在“全课程”有所体现的。
(1) 大幅度提升阅读量
没有海量阅读,一切的语文学习都是空谈。
① 海量阅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读什么。
我们的一个观点是:读整本书是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一本十几万字的优秀读物,胜过一册语文教材。整本书也有良莠之分,选择就显得无比重要。通常人们喜欢说经典阅读,其实经典的未必就适合儿童。必须兼顾经典与童心。
② 大阅读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读。
通常我们把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用来读课文,那么多伟大的著作却只能放在课外读,统称为课外阅读。
其实,课文是个很奇怪的东西。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课文这个文体。
经过教材编辑加工改造过的文本,我感觉很像脱水的蔬菜,索然无味。
你听说过谁是因为阅读课文而爱上了学习?因此,全课程高度强调要把经典读物作为教材直接放到课内阅读。阅读从来就不应该有课内和课外之分。
比如我们会花三周时间在课堂上精读一本《夏洛的网》,或者读《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我们也会让孩子们在课内读原版《西游记》。实际上,一部《西游记》绝对抵得上一本教材。
③ 大阅读还一定要跟儿童的生活发生关联。如果儿童的阅读和学习生活没有任何的关联,他就觉得没有意义,他就会问,这个有什么意思?你跟他说,对未来有用。孩子从来不考虑未来,孩子只看眼前。
◎今天老师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他可开心了,他就愿意学习。
◎今天老师不理他了,他就不愿意学了。
小朋友是为了兴趣而学习,很少又为了意义而学习的。
(2) 我们改变学习方式
赫贤“全课程”提倡多维度、多元的学习方式。让过去单一的课堂学习突破教材的围墙,突破教室的围墙,突破校园的围墙,跟整个世界、跟整个自然、跟整个社会联系起来。
比如说学习《夏洛的网》这本书:
第一,一定有课内的精读、讨论、听说读写的训练;
第二,一定要伴随看电影,欣赏《夏洛的网》电影;
第三,一定伴随着教育戏剧,让孩子表演出来;
第四,一定伴随着延伸性的学习,围绕着《夏洛的网》可以去研究蜘蛛,多学科整合。
这种学习方式是跨学科一起来完成的。我们叫全人、全时空、全方位、全身心。
(3) 我们调整了课程结构
我们首先把学段做了一个划分:
① 始业课程。始业课程是幼小衔接课程,是幼儿从幼儿园从小学过渡的一个软着陆课程,这个阶段的课程高度强调安全,给儿童心理安全感。高度强调体验,让他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高度强调无学科概念,就是一个个主题,每个主题都是多学科融合。
② 常规学段是2年级到4年级。常规学段采取大主题单元的方式,把过去互相割裂的单元(一个单元学一个周,一个周四五篇课文)改成大主题单元,这个大主题单元一般学一个多月,围绕大主题单元,有整本书的介入,有电影,有戏剧,有音乐,有到校外的场馆学习。
# 孩子们的“博物馆课程”作业。
比如博物馆课程,我们引导孩子读关于博物馆的文章,研究博物馆的历史,研究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当孩子们参观博物馆时,他们就会意识到,参观不是去看热闹,要带着学习目的。
③ 到了五六年级,我们开始启动毕业课程,就是小初衔接课程。小初衔接同时也会开展青春期教育。
问 | 现在赫贤“全课程”涵盖了哪些学科?
事实上“全课程”原来在公办学校涵盖了语文、音乐、美术、科学类课程,到了赫贤以后呢,因为学习中文的时间太少了,赫贤的“全课程”成了以语文为主载体的一种学科融合。其他学科的融合都是为了支持语文的学习,但音乐、美术课还是独立出来的。未来的目标一定是做到中文和英文课程完全的融合。
最后,村长说:
现在,是民办教育的30年黄金发展期。
30年后,不出意外,中国GDP将成为世界第一。将来,出国的留学的人反而会减少。比如我这样的60后当年出国会被震撼,到了80后、90后、00后,出国后一点都不觉得稀奇,反而觉得比北上广差远了。
我相信30年是一个分水岭,到那个时候,全世界会有很多人来中国留学。再过30年,你生活在中国就是世界公民,中国就是世界中心。
所以,未来中国化就是国际化,中国灵魂就是世界灵魂,中国眼光就是世界眼光。现在赫贤等于提前一步做了十几年后大家要做的事情,这是真正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教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