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立冬,朔风起,水始凝冰。立冬这一天,意味着冬季的起始。上海赫贤三年级的孩子们,正在立冬的节气氛围中感受立冬物候变化,吟立冬节气诗歌,品立冬美食,演绎立冬节气小短剧……
At the Beginning of Winter, the wind starts blowing and the water starts freezing. As one of the 24 traditional Chinese solar terms, this day reveals the beginning of winter this year. In an atmosphere of the Beginning of Winter, the Grade 3 students of HDSH are experiencing the seasonal change to winter by reciting the poetry of winter, tasting the food of winter and performing short plays about winter…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将一年分成了四季。立冬一到,冬季初始。
今天一早,如果你来到赫贤小学部转一转,就会发现:今天的3年级教室里,充满了立冬的气息。
▲有的班里,立冬信使正在给同学们分享饺子
▲有的班里,远远就能听到:
“今天立冬,哪有比逛庙会更有趣的事?
一会儿若是下雪,那更有一番风味了!”
走近一看,原来班里正在上演#立冬小剧场
▲中庭区域,立冬信使在厨师阿姨的指导下包饺子
▲观众席还有许多垂涎欲滴、跃跃欲试的同学们
如果你再细心一点,在午餐时间的餐厅里,还能吃到属于立冬的时令美食:饺子、藕盒,以直击味蕾的方式提醒你:今天是立冬哦~
原来,节气课程已经深入到孩子们的课堂,并延伸至生活。一年二十四节气,上海赫贤自节气课程启动以来,已从秋季之白露,走到了今天的冬季初始之立冬。作为赫贤传统文化课程的重要课题,节气课程从设立之初,就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同时融入创新的立意和形式,以文字、诗歌、戏剧、书法等为载体,链接课堂与生活,链接传统与当下,为孩子们带来历经千百年的中国美学洗礼,领略人与万物的和谐之道。
01 节气桌&节气信使
从一张桌子开始,沉浸式开启节气课程的学习。
这张桌子上,摆放了各种和当下节气有关的物件。比如秋分,在古代被称为丰收节,正是瓜果累累古满仓的时节,节气桌上满满当当有南瓜、桔子、玉米、谷物……待到了“天上繁霜降,人间秋色深”的霜降,菊花、桂花次第开放,老师便将各色菊花、桂花插瓶摆放。再加上深秋逐渐开始变色的枫叶,熟透了的白萝卜、红柿子、芋头,齐齐整整的又是一桌子。
▲霜降节气桌
每个节气的节气桌,将节气的氛围拉满。孩子们通过这张桌子,便能了解不同节气的不同特点。此外,还有节气墙、节气黑板报,老师们以环创的形式,提示着这时间的流转,节气的变化。
▲节气黑板报
▲随着时间流转不断更新的节气板报,点缀立体剪纸树叶、花朵
每个节气还加上了双语对照
让学校的外教们也更加了解
中国的农耕文化agriculture calendar
但是,这远远还不够,在赫贤学校,学习永远不只是被动接收,而是自己去采集、整理,再与同学、老师分享,以此更深入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所以, “节气信使”诞生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每个孩子都认领了一个节气,作为节气的信使,为同学带来个性化的节气知识介绍。
这位“节气信使”的任务可不小,在节气当天,TA需要根据节气特点装扮自己,并进行解读;需要准备很多和节气有关的道具、物件,来进行生动而有吸引力的节气分享。
▲刚获全球发明大会中国赛区一等奖的Chris,是霜降的“节气信使”
他利用自己在小区收集的秋天植物,做成了一捧别致花束
3年级年级组长Scarlin老师说:“对于这些信使,大家看到的是分享,但看不到他们为期两周的准备,这其实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探究的机会,学习如何去收集和整理资料。”如Scarlin老师所说,新颖的创新带来的是主动的学习,不仅是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而且还需走进大自然,去小区、公园寻找节气信物,再动手做成花束、手工作品等,多方面锻炼了动手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02 节气美食&主厨时间
如果哪天在餐厅看到菊花被做成了配菜,千万不要惊讶,那是赫贤餐厅大厨为节气课程专门定制的时令菜谱,选择的是食品级菊花。菊花莴笋肉丁、板栗炖鸡、红焖红枣羊肉……每个时节到来之时,都有时令食材入菜,让课程不只是课堂上的学习,而是浸润体验式的 “全脑、全身、全息、全时空”的学习方式。
品尝了美味的时令菜肴后,相信孩子们一定有很多想问主厨先生的:
菊花吃起来苦,为什么还要吃啊?
板栗炖鸡好好吃,下次还有吗?
立冬为什么要吃饺子?
……
别急,大厨时间到!今天是立冬,在小学部露天中庭,神秘的赫贤主厨居然将立冬的时令食材都从后厨搬到了赫贤的教学区,莲藕、生姜、小米、山药……主厨还没有开始分享,已经有孩子主动说今天早上的粥里妈妈放了生姜,听到中午有藕盒,一个个都开心地直欢呼!
赫贤主厨
#节气分享时间
短短五分钟,孩子们听主厨介绍了冬令食材的不同功效,还跟着厨师阿姨包了回饺子。相信再次回到课堂上的他们,求知欲一定越发旺盛。
03 节气小剧场
古人以土地、自然为生,时刻关注着雨水、阳光和风云变化。围绕节气,产出了无数的诗歌,寄托着先人对物转星移的感慨与人文情怀的寄托。
如何带领孩子学习这些诗歌,只是读诗、吟唱,还有更好的方式吗?尤其那些叙事性较强、情境丰富的诗歌,如果让他们演一演,是不是效果更好?于是,Eklenn老师开始为孩子们原创剧本。每个节气一个剧本,改编自对应的节气诗歌,包括画外音在内大约是3-4人的角色配置。但诗歌往往写景抒情,一般都由诗人独自有感而发,想要剧本更丰满,角色更丰富,互动性更强,需要从诗歌历史背景出发,增加几场戏,所以改编的难度也不小。
对于热衷戏剧表演的赫贤孩子们来说,这可是大好的机会,一个个拿到剧本就开始挑角色,熟悉对白。但想要演好角色,并不简单。因为有既定的历史背景和人物身份,需要提前对诗歌进行多角度解读。
以寒露的诗歌《山中》举例,被贬出长安的王勃久滞巴蜀,正值寒露,望着滚滚东流的长江水和满山秋叶,思乡之情无以言表。
▲HDer们个个都是戏剧爱好者,将表演融入诗歌学习
效果出奇的好~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山中》原本只有一个山中的场景,剧本中增设了当年唐高宗将王勃贬黜的戏,还在山中融入了一对祖孙有说有笑从诗人身边经过的设计,剧本变得丰满、完整,不论上台表演的同学还是台下观看的同学,都能从诗歌的创作背景到诗人的心境,身临其境地学习和感受,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背后的意蕴和内涵。
▲《山中》加入了祖孙的戏份后,变得更为丰满和生动
课堂是无边界的,学习也是不拘泥形式的。传统的文化精髓,以创新的学习方式带给孩子们,这样的学习,是一场文化的熏陶、美学的享受,是赫贤全课程的集合呈现。
▲书法课上,孩子们跟着书法老师学习节气书法
围绕书写的文字进行秋分的艺术创作
接下来,还有小雪、大雪……随着冬季的来临,孩子们将步入属于冬日的美好意境,一起期待一下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