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通道
HD Shanghai
上海赫贤学校

2023年全国科普日:中国科学院×赫贤| 6位科学家,400位学生,一场引爆未来的科学盛宴

收藏本页
2023 - 10 - 07

导语


9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与赫贤携手举办了2023年全国科普日特别版本——科·学嘉年华。G4和G5的同学们通过展演的形式带来了一场《海洋与核污染》的科学剧。之后,同学们一起聆听了中国科学院教授的现场讲座《核能与环境》。讲座结束,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团队又通过五大实验主题——密林寻踪、那些年“你”打过的疫苗、脑机接口与人类的未来、外星人在哪里、有“硼”自远方来,带领孩子们体验了一次充满趣味和启发的科学之旅。

On September 22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in collaboration with HDSH, hosted the 2023 Nation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Day event, named the Science Carnival. Students from grade 4 and grade 5 showcased a scientific drama titled "Oceans and Nuclear Contamination." After the performance, the students attended a live lecture by a professor from the CAS on "Nuclear Power and the Environment." Once the lecture concluded, a team of scientists from the CAS led the children through a fascinating and educational scientific exploration, featuring five main experimental topics: 'Exploring the Dense Forest', 'Vaccines You've Had Over the Years', 'Brain-Machine Interfaces and Humanity's Future', 'Where Do Aliens Reside?', and 'Boron from Distant Lands'."




PART 1

对话中国科学院科学家

核能与我们的环境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特别是“核废水”、“核污染”和“核辐射”这些关键词越来越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引起了人们对健康的担心和忧虑。


当谈到“核”这个话题时,赫贤的孩子们在思考什么?这场科学戏剧——《海洋与污染》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孩子们扮演海洋生物,为那些无辜的动植物发声。他们提出质问:“人类啊,你们在海洋环境中过度的索取和破坏,难道没有意识到这最终将会毁灭你们自己吗?”




最后,小演员们齐声高呼:“大自然不一定需要我们,但我们需要大自然。”这呐喊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剧场,警醒着在座的每一个人。同学们认真思考着人类到底该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科学剧结束后,主持人隋老师询问同学们的观看感受。大家踊跃举手,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与核污染有关的问题。


“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核污染?”

“核污染会影响到我们的食物吗?”

“这么多安全的能源可以选择,为什么我们要选择最危险的核能呢?”

... ...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接下来的《核能与环境》的讲座里。




本次讲座,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陆燕玲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演讲。


陆教授提到,其实核能也是一种清洁能源,我们不必谈“核”色变。只要我们正确妥善处理“核污水”问题,核能其实能为我们提供很多好处和便利,比如它可用于工业供热、海水淡化为传统行业节能减排;核技术还可用于高端医疗设备、防治大气污染,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陆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核能的原理、应用以及相关的安全性问题,并详细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不仅增长了科学知识,也增强了对核能的科学认知。


PART 2

五大实验室主题活动

探索神奇科学




积极举手、自信表达、认真听讲并做笔记,这些无不透露着HDer们的专注和投入。


走进中国科学院教授们的课堂,相信你也会被科学魅力所吸引,沉浸其中。


1.外星人在哪里




“真的有外星人吗?”同学们脑洞大开,一个同学回答:“我就是外星人。”大家哄然大笑。虽然这听起来是个玩笑,但谁又知道孩子们的回答会不会是正确答案呢。


当被问到:“太阳升起,我们是不是马上就能看到?”“不是,需要8分钟。”孩子们迅速准确的作答。杨教授竖起大拇,为他们的科学知识储备量点赞。




在50分钟的课堂中,杨教授与孩子们一同探索月球、火星、银河系,寻找外星人可能生存的“第二地球”。虽然找到外星人仍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但听了杨教授的课,宇宙那层神秘的面纱似乎渐渐掀起。孩子们心中已经有了更加清晰的探索方向和目标。


2.脑机接口与人类的未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脑机接口”还是比较陌生的概念。然而,HDer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定义:“脑机接口是人脑与计算机相连”,“是在人脑固定部位植入芯片”,“是通过测定脑电波对外进行控制”。尽管孩子们的回答还不够精准,但可以看出,他们对科学技术已经有了更多的兴趣和思考。




每个同学的目光都聚焦在讲台上,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讲到脑机在医疗里的应用,以及未来可能会实现人脑控制无人机时,同学们发出惊叹,期待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3.密林寻踪-竹节虫




说到虫,它是一个特别大的概念,大到古代人把老虎都叫做“虫”。酷爱传统文化的同学立刻来了兴致,“我知道,除了老虎,古代把蛇叫做‘长虫’。”


这次的科学课堂,没有讲古代的“虫”,也没有涉及宏观的概念。殷教授向同学们讲解了一个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小昆虫——竹节虫。他带着孩子们认识竹节虫的外形、颜色和生活习性。原来小小的竹节虫也有如此丰富的知识。



在助教老师的协助下,同学们自己动手,用陶泥制作了一个竹节虫。通过亲手操作,大家对竹节虫的结构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4.那些年“你”打过的疫苗




疫情防控的那几年,“疫苗”成了人们备受关注的话题。在蓝教授的课堂上,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疫苗的研发周期是多久?”“怎样确定疫苗的有效性?”“是否可以研发出能抵抗所有疾病的疫苗?”




这些疑问也是这堂课的主要内容。蓝教授从疫苗的含义、种类、研发,到最后在人体中产生作用的过程进行了细心的讲解,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她用我们熟知的病毒举例,讲述了病毒感染人体的整个过程,并解释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疫苗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我们身边的人。


5.有“硼”自远方来



这一次远方来的朋友可不是《论语》里的“朋”,而是王教授带来的关于“硼”元素的化学课


讲“硼”元素之前,王教授问了同学们几个问题:

“宇宙大爆炸时含有最多的化学元素是什么?”

“人体中含有最多的化学元素是什么?”

“是谁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 ...


这些充满挑战的问题可难不倒喜欢化学的孩子们。王教授的话音刚落,他们的回答就紧跟其后。在一问一答中,这堂有趣的化学课开始了。


王教授说:“硼这个元素,从字面上理解,它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帮助和应用价值。”




之后,王教授分享了“硼”元素的前世今生,并带来了让同学们拍手叫好的实验——硼砂制作史莱姆。大家身着白大褂,沉浸在实验中,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科学家的样子。


PART 3

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

是科学永恒的血脉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团队签到留念,并在赫贤大师语录收藏簿上留下了珍贵的寄语。



在签到台旁边,展示着同学们精心创作的科学作品。一个是“未来之城”夺冠作品“Biostar City”模型,一个是ICW全球发明大会上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找朋友概念蛋椅》。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赫贤孩子们在科学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和创造力。


大到城市模型,小到每一个零件,每一个设计都是孩子对科学知识的运用和同理心的投射。科学家在这些爱动脑、爱动手的HDer们身上也看到了未来科学的希望。


HDer们通过和科学家面对面,感受到科学的神奇与魅力。相信这次难忘的经历将引领同学们像科学家一样去热爱科学、探索世界,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像科学家一样用大视野做大学问,让人类未来变得更美好!


推荐阅读:

夺冠喜讯:赫贤斩获2023未来之城夏季展评比赛中国赛区小学组总冠军!

2023数学周活动:让思维起飞的数学周,一年比一年精彩!

喜报 | 恭喜上海赫贤初中部在多项国际科学竞赛中荣获优异成绩!

网站内容归上海赫贤学校版权所有